浙江在线12月9日讯 今年以来,衢州市常山县消防救援大队紧盯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难点问题,从统筹发力、群防群治、智慧赋能、警示教育等四个层面,靶向攻坚、联动联治,推动常山县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取得实效,确保全县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政府统筹发力,形成凝聚合里的工作专班。提请县委县政府先后6次专题研究部署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工作,并由常山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常山县消防安全专业委员会共同制定印发《常山县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突出风险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联合县应急、公安、住建、经信局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实体化运作专班办公室,设置综合协调组、信息简报组、督导推进组,进一步强化电动自行车火灾防控工作“五项措施”,每周、每月发布电动自行车火灾通报,对室内电动自行车火灾多发的区下发督办通知书,补短板提效能。
职能部门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联合公安局、市监局等部门开展销售门店明察暗访,严格核查产品合格证明、强制性产品认证等信息,对涉嫌超重、蓄电池防篡改等电动自行车开展执法送检22个批次。截至目前,已立案22件,罚款金额55475.5元。公安部门共查处销售、维修单位非法改装8家,罚款40000元,有效打击商铺非法改装行为。持续打击各类违规充停特别是进楼入户行为,自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推动各乡镇(街道)办理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处罚案件160件。联合住建局召开住宅小区架空层还民行动现场推进会,积极推进我县住宅小区架空层改造工作,有效降低架空层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的发生。
智慧设施助力,形成精准高效的管理模式。联合市监局在全县住宅小区安装电梯阻入系统,通过电梯AI智能识别系统,能有效阻止电动自行车进电梯上楼充电,消除消防安全隐患,为居民生活再添一层安全保障。同时,联合住建局根据居民群众反映的电动自行车停放点有限、充电桩稀缺问题,推动增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点、和充电桩工作。自行动开展以来,通过实地查看、听取建议、精准选址、安装评估等环节,目前已完成新建充停场所67处,574个口,部分场所已顺利投入使用,有效解决居民长期以来面临的电动自行车停放与充电难题。
宣教警示加力,形成氛围良好的消防环境。开展《电动自行车模拟燃烧实验》和社区电动车隐患说等直播活动,呼吁广大群众时刻注意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通过社区大屏、公共LED、爱常山等新媒体高频播放《电动自行车典型事故警示教育片》,形成高压震慑。同时以消防宣传教育“五进”工作为抓手,因地制宜制作电动自行车火灾典型案例和安全警示宣传海报,针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开展精准“入户式”宣传教育,累计发放宣传资料海报1200余份,开展宣传教育600余次,曝光典型违法案例12起,受教育群众达5000余人。形成辖区“人人学消防 人人会消防”的良好环境。
1、【喜讯】浙江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入选2024年浙江省社会组织品牌展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