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杭州 | 改建46处、新建156处!萧山区让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更方便更安心
最新动态
杭州 | 改建46处、新建156处!萧山区让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更方便更安心
2024-09-297

今年8月,《杭州市电动自行车充停、充换场所建设消防技术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正式印发,进一步明确电动自行车充停、充换场所新建、改建消防技术实施标准,推进杭州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

事实上,南京雨花台区“2·23”火灾事故后,电动自行车停放便成为各个小区关注的重点,在实地操作中,老旧小区、安置房小区等电动自行车数量较多的小区确实存在电动自行车充停难题,不少小区也探索出了一些有用的方法举措。如,部分老旧小区结合“旧改”优化小区内部空间资源,充分利用楼栋单元边角位置、部分空闲场地增设充停场所,通过改造原有的自行车棚、改造地下充停场所坡道、合理利用小区周边公共开放空间等增建改建充停场所,更好地满足居民充停需求;有的小区开展架空层“还民”行动,整合公共空间,杜绝电动自行车占据架空层;还有的小区新增、提升电动自行车停车位,安装、提升充电口,让居民充电无忧。

目前,我区已经改建完成46处充电场所,还将建成156处充电场所。

让电动自行车像汽车一样有序停放
崇三小区有了“五星级停车场”
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是民生“刚需”。特别是在电动自行车数量较多的老旧小区,因初期规划原因,新建、改建难度大,充电设施普遍较少,导致楼道停放、私拉电线、入户充电等情况较为普遍。
“以前,居民最爱的就是从窗口伸出电线,为停在一楼的电动自行车充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飞线充电’,不仅影响小区整体观感,还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城厢街道俊良社区党委书记章旖莉告诉记者,居民这样做,一方面是充电设施不够,另一方面也是图方便,但现在这种行为在崇三小区消失了。
崇三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隶属于城厢街道俊良社区。共计16幢房子,604户,2022年进行了老旧小区改造。小区电动自行车600余辆,现有1个大型自行车库。
借助老旧小区改造的机会,自行车库得到改造,变成了电动自行车豪华停车场。既统一安装了集体充电桩,还根据最新的集体充电场所的消防要求,安装了消防喷淋、联动报警装置和热成像视频监控,搭建了实体墙,建立了防火分区,居民充电安全得到保障。
“你看,我的电动车也有专属VIP车位了。”居民俞丽萍阿姨买菜归来,轻松地将她的电动自行车推进了48号车位,接上充电插头,然后悠然自得地步行回家,这场景被她形容成电动自行车界的“豪车入库”。“在我们小区,每个电动自行车都有自己的固定位置,不会乱停乱放,安全又美观。”
原来,崇三小区推行“1车1码1位”管理模式,和对机动车的管理一样,小区对车位进行了划线和统一的编号,共施划了573停车位,并通过抽签的方式对车位进行统一的分配,通过发放停车牌,实现了有序管理。
不过,也有居民遇到了新问题。陆阿姨和老伴家中有一辆电动自行车,成了一家老小主要的“通勤工具”,他们向社区反映的困难是,充电车库距离自己居住的单元楼较远,特别是下雨天,来来回回很不方便。  
“老旧小区充停场所,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更要方便使用。”于是,俊良社区在陆阿姨所在的单元楼的前侧,挖掘有限空间,设置停放区域,并配备了充电桩,引导居民有序停放,同时配备了灭火设施,保证充电安全。“对于我这种腿脚不方便的,下楼就能充电,实在是方便了很多。”楼下的充电设施建好了,陆阿姨脸上露出了笑容。
充电设施虽然齐全了,但还是会有居民违规停放车辆和进行飞线充电。对此,俊良社区建立“俊保队”开展夜巡保安行动,成立由网格员、楼道长、在职党员和热心居民组成的俊保队,加强日常的管理,及时清理。
鼓励停车分流
广元公寓实行“差异化收费”
宽阔整洁的停车通道、崭新锃亮的车棚……最近,蜀山街道朝阳社区的广元公寓新建的电动自行车停车棚投入使用。“现在有了新车棚,终于不用担心电动自行车风吹日晒和违规停放,新的充电棚还可以给不少电动车充电,方便很多。”居民王师傅笑呵呵地说道,新车棚不仅为小区的电动自行车成功安“家”,也了却居民一桩心事。
据了解,广元公寓大概有2400辆电动自行车,地面车棚的建成,解决了一部分电动自行车乱停放的问题,居民可以选择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地下的非机动车车库,或者地面上的停车棚。
但一段时间运行下来,物业又发现了新问题,地下车库利用率低了,居民更愿意在地面停放电动自行车。
原来,广元公寓地下车库的斜坡过陡,较重的车辆推上推下十分困难,老年人推车进库“步步惊心”,一不小心就会摔倒。时间一长,愿意停入地下车库的居民少之又少。地面停车棚就成了大家的“香饽饽”,车棚不够用,小区路面又成了电动自行车的“自由天地”。
非机动车的停放规划,是社区精细化治理的“必考题”,破解这个问题,广元公寓也有小妙招。朝阳社区居委委员戴建潮说,社区先是将地下车库的斜坡进行了平缓改造,但总体对老年人来说还是不方便。
于是,社区又从收费体系入手,充电装置采用“差异化收费”政策,鼓励年轻人将电动自行车停在地下,把地面停车库让给上了年纪的居民。“像居民如果在地面车棚充电要1块钱6小时,如果在地下车库,只需要5毛钱6小时。”戴建潮说,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一些居民把电动自行车停在地下车库。
当然,小区电动自行车的治理还得靠物业的细心管理。物业人员会安排专人对电动车充电站、停车棚等进行定期巡查,确保充电设备正常运行,电动车停放有序。在巡查过程中,如发现乱停乱放、违规充电等现象,也会及时制止。同时,还会及时向群众宣传电动自行车正确的停放方法和安全知识,并配合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折页等安全提示工作,确保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架空层改造成公共空间
塘湾名苑精准破解充停难题
在不少安置小区,物业都会面对这样一个难题,电动自行车停在架空层,不美观更不安全。
近日,记者走进北干街道塘湾名苑小区,楼栋间距宽阔、环境幽雅,各类设施齐全,单元楼架空层改造成的活动空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既有孩子们的游玩设施,也有乒乓球桌等健身设施……
2021年10月,塘湾名苑幸福回迁,2727户居民实现“安居梦”,昔日农居蝶变成现代化品质住宅。不过,小区始终有一项“短板”,那便是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资源较为不足。“此前,架空层里停满了电动自行车,存在着消防隐患、停车不便等问题,不仅影响小区环境,更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塘湾名苑物业负责人赵金方曾经很苦恼,物业管理起来难,居民也颇有怨言,迫切希望增设合理的充停场所。
如何让电动自行车离开架空层,一直是社区、物业头疼的问题。这两年,街道、社区新建了几个电动自行车停车棚,每个停车棚配置了15—20个智能充电终端供居民充电,监控系统、悬挂式自动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也齐备完善。车棚还安装了LED屏幕和宣传栏,宣传栏上的消防安全知识实时滚动更新,停车棚离楼幢均有一段距离,让居民省心又安心。
即使新建、改造了充电棚,还是会有少数居民仍将电动自行车停进架空层。为了根治这一顽疾,社区构想出改造架空层,即对闲置的架空层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盘活闲置资源的同时,又能解决“一老一小”服务难题。
借助未来社区创建的机会,塘湾名苑对可利用架空层进行谋划布局,对每幢的架空层进行不同主题的改造,设置了老年人活动设施、体育活动设施、儿童游乐设施,这些共享空间成了小区居民交流、学习、休闲于一体的多元平台。同时,在架空层出入口设置阻碍物,让电动自行车不再能轻易推进来。
“将架空层改造,可以从源头上杜绝车辆乱停乱放在架空层的现象。”赵金方说,将宜居空间还给居民,既消除了消防安全隐患,还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居住环境,一举两得。
记者手记
电动自行车,对于不少萧山市民而言是“出行利器”,出门买个菜、早晚上个班,骑上电动自行车都很方便。然而,小区里集中充电场所不多,充电桩数量不多,需要充电的时候无处可充,这成了不少市民感到困扰的问题。
值得欣喜的是,最近在萧山,不少电动自行车数量比较多的老旧小区、安置房小区根据自身情况,探索出了不少好举措,比如有的小区优化内部空间配置,让边角料位置得以利用,“螺蛳壳里做道场”,让空间利用率大大提升。也有的小区提升原有充电位置,增加充电口数量、提升充电口,让充电安全性大大提升。
事实上,不管是用什么办法,提升现状,让需求有回应,这就值得点赞。
小小充电桩,解决的是民生大问题。当然,以目前来看,仅仅给电动自行车建设好集中充电场所还不够,还需要提升全民的安全意识。不少市民依旧存在充电的侥幸心理,充电只图方便而忽视安全,所以在改建新建充电场所的同时,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和普及力度,让集中充电场所充电的形式更加深入人心。


1、浙江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商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杭州成功召开

2、浙江自行车电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杭州召开

3、浙江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2023年度十大盘点

4、厚积薄发,行业开年第一展震撼吸睛!2023中国浙江国际自行车新能源电动车展览会盛大开幕

5、喜讯 | 浙江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再次获评省5A级社会组织

6、全文!《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