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文明中国·浙江丨杭州西湖区:整齐的非机动车队列背后,是文明的习惯养成
最新动态
文明中国·浙江丨杭州西湖区:整齐的非机动车队列背后,是文明的习惯养成
2025-11-063

日前,浙江杭州西湖区万塘路与文二路交叉口的非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电动车的市民自觉按照“左转、直行、右转”的分道标识线排队等候,直行道上的车辆排成长长一条直线,整齐得宛如一道风景。这段刷屏全网的视频,让杭州西湖区的文明骑行现象成为全国焦点。

图片

  非机动车道上,市民按照“左转、直行、右转”的分道标识线排队等候。杭州市西湖区文明办供图

??这并非孤例。在古墩路莲花街路口,早高峰时二十余辆非机动车有序排成长队等待绿灯;天目山路杭大路路口,骑行者主动为左转、右转车辆预留通道;文二西路益乐路路口,市民蹬着车悄然融入整齐的队列,与周边林立的居民楼相映,勾勒出一幅融融和谐的图景。市民沈先生说:“看到大家都守规矩来,自己也不好意思乱骑,慢慢就成了习惯。大家都守规矩,路上也不会堵。”这样的场景,恰印证了一个道理:文明是会“传染”的。

??西湖辖区内,文二西路、天目山路、古墩路等路段的非机动车道上,分道线划出的不仅是物理界限,更是市民心中的文明标尺。即便在部分宽度不足、未能划出分道线的非机动车道上,大多数骑行者也默契地有序排队——文明早已超越有形的标线,成为深植市民心底的无形标识。

??追溯这道风景线的源头,离不开西湖区“最美现象”的深厚土壤。作为斑马线“车让人”文明的发源地,这里早已将礼让基因融入城市血脉。十多年前,文三路、莫干山路等干道率先划定非机动车分道线时,或许没人想到,这份规范会在今日生长为自发的默契。交警部门发出“无论地上有无分道线,都要文明出行、自觉‘分道’通行”的倡议,街头巷尾无需提醒的自觉,便是最生动的回应。

??文明的种子总能在沃土中生根发芽。这片土地孕育了诸多平民英雄:“33年理发只收2元”的金淑华、多次实施心肺复苏急救的夏振辉、跳河救人的林仕平与陈荣根……在这里,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好人好事常态上演。当“最美”从个体行为升华为群体共识,便催生出排队等灯的自觉、主动归队的坦诚、礼让通行的从容。

??从斑马线前的一脚刹车,到非机动车道上的整齐队列,西湖区用一个个细节证明:文明不是刻意为之的表演,而是融入日常的习惯。当规范化作默契,当自觉成为自然,这座城市的每一次车轮转动,都在奏响新时代的文明乐章。


图片

图片


1、【喜讯】浙江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入选2024年浙江省社会组织品牌展示名单

2、协会八届三次理事(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在宁波召开

3、浙江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及协会2024年大事记

4、2024中国浙江国际自行车新能源电动车展览会圆满落幕!

5、喜讯 | 浙江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再次获评省5A级社会组织

6、全文!《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