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8月27日消息(记者郑少纯 实习记者雷嘉仪)9月1日起,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以下简称“新国标”)将正式实施。按照规定,9月1日以后,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标准要求;12月1日之后,所有销售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均必须符合新标准规定。
广州一人行道划线内摆放着两排电动自行车(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雷嘉仪 摄)
新国标的核心为“更安全”“更可选”
广州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秘书长巫立东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国标在安全性方面做出了诸多优化,例如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新国标对车身使用的塑料件占比进行了严格限制,规定电动自行车使用的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这一举措能够有效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减少火灾发生时有毒气体的释放量。”
二是新国标对车辆的铭牌信息进行了更新,要求标注电池类型和建议使用年限等信息。“这将有助于消费者更好地了解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也提醒消费者在使用到一定年限的时候对车辆进行报废处理。”
此外,按照新国标规定,锂电车限重不变,限值仍为55公斤,铅酸车限重增至63公斤。“铅酸车限重增加意味着电池容量更大,可以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巫立东说道。
加强规范化管理,广州出台团体标准
截至今年3月,广州电动自行车上牌量已达580多万辆。央广网记者了解到,7月25日,广州市电动自行车协会发布了关于实施《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新标准的提示函。
巫立东告诉记者,广州共有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约3100家,协会七月份就开始联系生产企业和经营者进行新国标的宣贯工作,并建议他们控制进货量,避免因库存积压造成损失。
巫立东表示,将于9月1日落地的新国标,将与于2024年12月30日正式施行的《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实现互补,为广州的电动自行车治理工作提供技术依据。“例如,新国标要求商用车型在铭牌上明确标注出来,这将有助于广州市对商用车型进行更有效的管理。”
新国标落地在即,广州电动自行车的规范化管理也进一步强化。今年7月,广州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发布了《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管理规范》(T/GZEBA 0002—2025)团体标准,细化30余项具体条款,涵盖经营场所选择、布置以及进货查验、车辆完整装配、规范摆放等关键环节,提出强化全链条质量追溯要求,严格禁止非法改装行为。该标准旨在推动广州市全行业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12月1日起禁售旧国标车辆,部分门店促销清库存
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9月1日起,不符合新国标要求、未依据新国标取得CCC认证的电动自行车不得生产、出厂;11月1日起,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充电器须经CCC认证,方可出厂、销售、进口或在经营活动中使用;12月1日起,不符合新国标要求、未依据新国标取得CCC认证的电动自行车禁止销售。
广州某门店在售的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雷嘉仪 摄)
8月26日,记者在走访广州多家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时发现,目前大部分门店销售的是按照旧国标生产的电动自行车。“旧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卖到11月份就不卖了。”一家门店的店长说道。
记者看到,为清库存,有门店正在进行促销活动。例如,某品牌连锁店正在进行以旧换新活动,部分爆品车型正以“惊喜直购价”售出,原价1799元的车型在活动期间仅售1499元。
在上牌问题上,多位店长告诉记者,消费者购买的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只要在11月30日之前完成上牌便不影响使用,未在此之前完成上牌的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将无法上牌和使用。
对此,巫立东亦建议消费者,在新国标实施后尽量选购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已购买了旧国标电动自行车的消费者需尽快做好上牌工作,避免后续影响出行。
1、【喜讯】浙江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入选2024年浙江省社会组织品牌展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