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杭州:25.5万辆共享两轮车的治理之路
最新动态
杭州:25.5万辆共享两轮车的治理之路
2025-05-191
图片

在共享经济方兴未艾的当下,共享两轮车凭借其广泛的应用场景和便捷性,成为城市共享经济领域的重要支柱。自2016年以来,历经近十年的行业演进,杭州市城市管理局轨道交通运行与公用事业保障中心在共享两轮车的管理上不断探索、创新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备、行之有效的 “杭州经验”,为全国共享出行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优秀范例。

近日,新华网客户端聚焦共享出行领域的行业观察类专题节目,跟随资深行业特约观察员深入杭州,全方位、多角度地探寻这座城市在共享两轮车管理方面的成功密码。

杭州,作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不仅拥有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更具备极具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服务型政府。这样独特的城市特质,为共享两轮行业及平台企业的茁壮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据杭州市轨道交通运行和公用事业保障中心书记、主任金永飞介绍,目前杭州市投入运营的25.5万辆共享单车,已然深度融入市民的日常出行体系,成为市民践行绿色出行、选择多元出行方式的重要选项。

共享两轮车以其高效便捷、绿色降碳、灵活经济的突出特性,与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杭州前瞻性地将共享单车纳入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政企深度合作,借助大数据分析骑行热力图等先进技术手段,为城市交通规划的科学制定和城市管理的精准施策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支撑。与此同时,共享两轮车的合理布局与高效运营,有力地激活了城市夜间经济,极大地提升了游客在杭州的旅游体验,实现了城市交通、经济与文化的多赢发展。

在共享两轮车的日常管理中,杭州摒弃了简单的 “堵” 或 “放” 的传统管理思路,而是致力于在保障市民出行便利与维护市容秩序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政企之间的紧密协作、技术手段的持续赋能、重点区域的精细化治理以及市民文明出行习惯的积极引导。

在重点区域精细化治理方面,杭州针对不同区域的独特特点,精准施策。以地铁口为例,针对车辆流量大、潮汐现象显著且停放空间有限的突出问题,管理部门指导企业构建站口定岗定责、片区流动管理服务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营造出文明有序的停车氛围。早在2021年,杭州市城管局就将非机动车停车泊位建设列为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坚持 “应设尽设、能拓尽拓” 的原则,深度挖掘市政空间的潜力,对边角余料小微空间进行科学治理,并积极推动社会空间的多元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地铁口非机动车停放场地1012处,总面积达24万平方米,提供泊位约15万个,基本实现已开通地铁口 “一口一处” 的全覆盖,从根本上缓解了非机动车停车难的问题。而在西湖景区,针对景区交通条件复杂、游客需求旺盛的实际情况,管理部门督促企业科学动态调配运维人员,确保景区内道路畅通,无车辆乱停乱放堵塞通道的现象。

在企业运营管理方面,杭州市城管局充分运用智能平台,对共享两轮车进行实时监控监管,依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企业投放配额。在日常监管之外,城管局还主动作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帮助,包括协助规划合理的停车点位、协调解决车辆调度难题等。在良好的政企互动氛围下,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控制投放量,并加大运维投入,安排专业运维人员及时对路面车辆进行整理和清运,确保城市道路整洁有序。

杭州在共享两轮车管理领域通过政企联动、多元共治的创新模式,成功实现了从治理乱象到打造有序、文明城市慢行交通环境的华丽转身。杭州的经验不仅为其他城市在共享出行管理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也为推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经验的持续积累,相信杭州将在共享两轮车管理乃至城市治理的更多领域,创造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潮流。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责任编辑:徐鸿博

图片
图片


1、【喜讯】浙江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入选2024年浙江省社会组织品牌展示名单

2、协会八届三次理事(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在宁波召开

3、浙江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及协会2024年大事记

4、2024中国浙江国际自行车新能源电动车展览会圆满落幕!

5、喜讯 | 浙江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再次获评省5A级社会组织

6、全文!《浙江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