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在厦门的不同地点充电,为何价格差别很大?”近日,有市民反映,给电动自行车充电,不同地方费用大不相同,有些地方甚至差价在50%左右。
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究竟如何计算?收费是否透明合理?为何差价如此大?记者对此展开走访调查,并联系市市场监管局,就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记者走访
充电电费相近 服务费标准并未统一
7日下午,记者来到翔安区张埭桥路附近的一处电动自行车充电站,站点内设有收费指示牌,上面写着按照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功率进行收费,费用从0.25元/小时至1.2元/小时不等。给一辆电池充电功率为750W的电动自行车充电两小时,价格约为1.4元。
随后,记者走访了槟榔菜市场周边的小区,发现该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采用“电费+服务费”的计费模式,但不同的是,其电费为统一标准——每千瓦时电0.76元,不随电动自行车功率变化;服务费则按照充电时间计费,为每小时0.28元。同样给一辆电池充电功率为750W的电动自行车充电,两小时费用为1.7元。
而在轮渡附近的某商业小区内,该处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则是采用“电费+阶梯服务费”的计费方式,电费统一为每千瓦时电0.75元,服务费则根据功率分段,从0.20元/小时至0.75元/小时不等。给一辆电池充电功率为750W的电动自行车充电两小时,价格在1.825元。“我朋友的车达到900W,充电一小时就要交1.4元左右。”居民陈先生对记者表示,“高功率设备充电感觉更吃亏一点。”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厦门大多数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收取的费用由“电费”与“服务费”两部分组成。其中,电费的基本价格差异不大。但“服务费”并未统一标准,不同的充电桩都有各自的充电小程序,收费也就显得五花八门。以翔安、轮渡和槟榔菜市场这三地附近的充电桩为例,按1小时充1千瓦时电的情况来看:轮渡附近的充电桩收费比翔安高了25%,而比起槟榔菜市场更是高出44.23%。
部门回应
充电收费存在差异 主要有三个原因
为何岛内外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存在差异?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场所用电性质不同。比如,执行居民合表用电电价一般会低于工商业电价。
二、服务费由运营单位根据供需、场地租赁费用、设备维护成本等定价,可能导致最终价格的差异,不仅体现为岛内外价格差异,还可能存在同一运营单位在不同站点间存在不同价格。
三、目前运营主体对服务费普遍采用与电动自行车充电功率关联的阶梯式计费方式,不同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功率有差异,所以价格也会不同。该负责人还表示,若经营者未做到价费分离、充电电价未执行政府定价,或者在电费中加收其他费用,就涉嫌违反《价格法》《电力法》相关规定,市市场监管局将依法查处。
链接
电动自行车充电费用由两部分构成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电动自行车充电费用由充电电费和服务费两部分构成,且这两部分应分别标示、分别计价。其中,充电电费需按照所在场所的电价政策标准收取,其中居民住宅小区内的充电设施要按居民合表电价计收电费;而服务费则执行市场调节价,运营单位虽有权定价,但务必落实明码标价,严禁收取任何未标明的费用。
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当前,由发改部门牵头,会同住建、市场监管、街道等部门也在持续关注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积极引导充电设施运营单位考虑充电的公共服务属性和民生属性,按照弥补成本、合理收益、诚实信用原则,结合市场供需状况合理制定充电服务费收费标准。
(厦门日报记者 薛尧 实习生 胡悦)
1、【喜讯】浙江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入选2024年浙江省社会组织品牌展示名单